世界的發展演進存在諸多變數,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引發了世界秩序的深刻變革,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加速了技術的迭代升級,為一些新科技要素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受疫情影響,一些傳統行業的發展遭遇巨大沖擊,而非接觸式經濟、遠程教育醫療、云辦公等新行業、新業態、新工作方式、新生活方式為其提供了逆勢而上的新機遇。基于此,將本身的生產系統、核心系統逐步搬遷上云,以實現快速發展就成為了眾多企業在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不僅要“上好云”,還要“好上云”
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85%的企業應用上云。2023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的規模將超過3500億美元。此外,企業云化不僅是一個巨大的蛋糕,同時也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私有云市場規模已達791億元,較2019年增長22.6%,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元。
根據IDC Research Reports的預測,到2025年,無論是大中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均會連接上云,高達85%的企業應用將會部署在云上。
綜上所述,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入云的趨勢已如巨浪排空,勢不可擋。在此前提下,如何實現品質上云就成為企業訴求的重點——不僅要求“上好云”:云要具備安全可靠等能力;還要求“好上云”:即能夠簡單、靈活高品質入云。
上好云,“云”實質上就是一種計算、存儲資源,使用者可以隨時獲取云上的資源,按需求量使用,且其使用可看成是無限擴展的,只要按使用量付費即可。“云”猶如發電廠一樣,通過電線把電力輸送到千行百業,按需付費,且不限量。好的發電廠是永不斷電、安全高可靠的。云也一樣,“好”的云資源要具備高安全度、高可靠度、高感知度、高響應度及高便捷度的能力指標,這為上云提供了選擇的衡量標準。
好上云,是指入云承載網絡應具備的能力,既能夠簡單、快速、高效地入云,也能夠隨時隨地入云。這就要求運營商的網絡不僅要具備云網深度融合的能力,還能夠通過高安全度、高可靠度、高感知度、高響應度、高便捷度等能力指標來進行評估。
垂直行業對高品質入云的訴求
通過對垂直行業入云需求的調研分析,我們發現,企業對“上好云”和“好上云”的需求大同小異,差異之處在于入云過程中對承載網絡的側重點訴求有所不同。
政務
目前,傳統政務外網存在各自為政、信息孤島、覆蓋不足、網絡承載能力低等問題,政務業務系統上云后,對云網服務提出了新挑戰,如安全入云,有專網體驗及智能運維等。政務行業對入云承載網的需求主要包括:時延達到1~5ms左右,可靠性達到4個9,硬件隔離要具備高安全性,同時云網一體化的大客戶網管可進行自管理。對于云側,則要求安全性應具備等保三級能力。
金融
以云承載金融應用,構建開放型銀行已成為行業共識,目前,五大國有銀行、股份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均在推進云化。
金融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呈現以下特點:隨著銀行業務及數據向總行數據中心集中,及數據中心系統的全面云化,要求云間災備需具備高等級的安全性,而網絡結構由傳統分級維護演進為網點-省行網絡扁平化結構,則需要提供端到端穩定、高速、可靠、安全的云間以及入云專線服務;網點智慧化、銀行業務信息化后,傳輸網絡由最早僅承載結算貸款等賬目數據,發展為綜合承載銀行賬目數據、辦公、代繳費類中間業務及視頻監控等多種類型的業務,不僅網點帶寬增大,且需確保不同業務的安全隔離。
這些特性決定了金融行業不僅對時延有更為苛刻的要求(百us級),微妙必爭,且可靠性需具備雙活或兩地三中心4個9的可靠性能力,同時云安全要求具備等保三級的能力。
醫療
互聯網+智慧醫療加速了醫院信息化系統的云化改造,醫院的數據逐步從院內應用走向區域應用,由本地存儲向云存儲遷移,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診斷等區域醫療應用,其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應用上云、云間災備及醫聯體遠程醫療等。
醫療行業上云除了有大帶寬的訴求外,還要求帶寬具備彈性可擴縮能力,可根據朝夕效應自動進行帶寬擴縮。同時,其對高安全性也有特殊需求,需要具備云池災備能力及硬件隔離能力。
其他
教育、工業、視頻等行業均對大帶寬需求強烈,同時還要求可靠性達到3個9以上。其中,云網吧場景不僅要求具備3G~10G的超大帶寬,小于1ms的超低穩定時延,還要求具備動態帶寬的可調能力,以備峰值時能夠實時提升帶寬。
OTN高品質入云已成行業共識
2020年12月,CCSA TC618 (NGOF)產業組織基于千行百業上云過程中對云、網品質的訴求,站在行業用戶視角明確定義了云網融合的五星體驗指標(見圖1),以引導運營商構建五星級的品質云光網絡。同時也驅動了云光協同技術創新的不斷加速。
圖1 云網融合五星體驗指標體系架構圖
安全度
高安全入云不僅是企業用戶對云網融合的重要訴求,也是保障企業上好云的關鍵所在。NGOF對安全度的定義包含了云計算安全及入云專線網絡安全兩個方面,并且以面向運營商提供的網絡與云服務為視角,從為租戶可提供的云網安全產品維度匹配差異化客戶訴求,將安全度分為三個等級(見表1) 。
表1 云網融合體驗指標
可靠度
可靠度既是企業入云的重要考量指標,也是保證用戶生產及辦公安全的重要因素。其包含云的可用率以及入云專線的可用率兩個方面,最終體現為運營商向行業租戶提供的業務以及網絡正常服務的時間占服務總時間的月平均值。這一項是行業客戶目前最為看重的關鍵業務指標,通常會明確簽署于合同中,并直接與賠償項目相關。 NGOF將可靠度指標劃分為三個等級(見表2)。
表2 云網融合體驗指標
感知度
感知度是行業用戶對高品質入云服務的直觀感受,可從入云的跳數及入云主備路徑的時延質量兩個維度對其進行定義和衡量。NGOF將云網融合的感知度定義為三個級別(見表3)。
表3 云網融合體驗指標
響應度
響應度是指從客戶簽訂協議開始到運營商最終交付云業務服務的時間,以及出現故障后的維護響應時間,是一項可評價運營商整體云網集成能力及服務能力的綜合指標。根據競爭力、用戶感知差異化,NGOF將響應度定義為三個級別(見表4)。
表4 云網融合體驗指標
便捷度
便捷度是指從售前訂購、售中體驗到售后運維的全流程中,用戶對運營商交付云網融合業務服務能力的感受,也是行業用戶對運營商服務能力感知及評價重要的KPI指標。NGOF將便捷度能力定義為三個級別(見表5)。
表5 云網融合體驗指標
數字化轉型的不斷加速,使企業的高品質入云成為大勢所趨,隨著NGOF云網融合五星級體驗指標的推出,基于OTN光云協同解決方案與一體化服務能力將作為行業共識,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行道。
在線客服
個人及家庭產品
熱線:950800(7*24小時)
華為云服務
熱線:4000-955-988|950808
企業服務
熱線:400-822-9999
運營商網絡服務
熱線:4008302118